青年失业问题是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技能开发是让青年人能够顺利过渡到工作的一个主要手段。201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宣布7月15日为“世界青年技能日”,其目标就通过解决青年中大量存在的失业和就业不足问题,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件。
一年一度鼎沸全国的高考季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第5个世界青年技能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六部门日前通知,决定以“技能扶贫”为主题开展2019年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我国自2015年第一个世界青年技能日开展的主体依次为“世界青年技能日”“技能成就梦想”“技能中国行”“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技能扶贫”。我国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浓厚氛围,倡导工匠精神,引导和调动更多的青年选择就读职业教育、技工院校及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依靠青年技能大军实现制造强国梦。
我国缺少技能青年,制造强国谁去制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匮乏问题,特别是青年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更令人堪忧。一是制造业企业收入不高,还没有成为青年就业的首选岗位。制造产业并非高额利润产业,长期以来形成的技术工人待遇低且分配不公平问题,导致了青年技能劳动者不愿意选择制造类企业就业。制造企业技术工人大多来源于学校毕业生、社会公招和本企业职工待业子女,他们往往把公务员和所谓“效益”较好的一些行业,比如证券、银行、电力、石油等行业作为首选目标,再加上一些中小制造企业工作环境较差和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偏见,就很少有人去主动选择制造类企业;二是多数青年技能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不能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目前,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评定与人才评定一样,偏重于看其学历和资历,也缺失培养技术工人的环境。制造类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工人队伍“学历高、技能低”和“资历深、技术差”的现象,青年技能劳动者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青年高技能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三是我国青年人口急剧减少。国际上对青年人口的统计有不同的口径。联合国将15到2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世界卫生组织将18到4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我国则将15到3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但无论按照哪种口径计算,中国青年人口都是呈现减少的趋势。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测算表明,中国18到35岁年龄段青年人口从2017年的3.66亿将减少到2022年的3.44亿,五年间预计减少2200多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长期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持续扩大,201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达到19.8%,跃居世界第一位,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伴随着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我国制造产业对技能人才又产生了更高的需求。随着数字化研发设计管理工具的普及,制造企业员工需要具备应对工业4.0的基本素质,传统的工艺类岗位也面临着数字化改造,数字化建模、逆向造型、3D打印、精密测量与检验岗位越来越重要。智能装备对机电复合型人才有着巨大需求。随着国家有计划地对传统企业进行数控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装备将会普及应用,需要大量操作、调试、维护、维修和改造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的制造业是工业2.0、3.0、4.0多种水平并存,并逐渐向高层次转变的趋势,对传统制造类技能人才仍有着持续需求。从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十大城市岗位需求和求职排行榜来看,机械加工行业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仍高居榜首,大量岗位招不到青年技术员工,仍出现技工荒现象。由于青年技能人才短缺而导致多数制造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年龄结构失调。按照制造企业技能人才年龄结构要求35岁以下技术岗位员工应占到技术工人总数的55%左右,实际上大部分企业的青年技术工人在30%左右,达不到合理的比例。制造产业青年技术工人数量不足会影响到国家制造业的创新活力,降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未来先进制造业发展后备力量不足,会严重影响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应该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
“上技校,学技术,找工作”,仍然是大部分青年的无奈之举。技校,泛指技工院校。按其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划分为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专门培养技工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机构。由于没有学历,而且又是市场化招生,全凭学生和家长单向选择,因此也最能说明一些问题。截止2018年,全国拥有技工院校2379所,在校生341.6万人,其中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技师学院发展到461所,高级工、技师和预备技师层次在校生46.3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6万人次。我国技工院校在国民经济各个发展时期发挥了特定的重要历史作用,技工院校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支撑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技工院校作为企业培养技术工人的主要基地,为国家工业化发展输送了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支撑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骨干企业发展;技工院校支撑了市场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改革和下岗职工再就业;技工院校承担了亿万次农民工培训,支撑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天,技工院校仍然担负着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为中国制造培养“大国工匠”预备军的历史使命。技工院校有史以来就是专门为制造业培养技术工人的学校,但近些年来伴随着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青年学生选择制造业专业的热情也在持续下降。据不完全统计,在技工院校341.6万在校生中,制造类专业和制造类相关专业在校生约150万人左右,占比不足45%左右,其他职业院校的制造类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更低一些,大约在15%左右。全国2500万职校在校生制造业专业人数不足500万人,距我国制造业对青年技能人才需求相差甚远。而且,还有不少职业学校学生以升学为目标,以取得学历证书为目的,对学习掌握精湛制造技术并不上心,毕业后短时间内还不能成为技术工人。由此可见,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青年技能人才供给仍不看好。解决职业教育为企业培养制造业技能人才不足和质量不高问题,不仅仅是各类职业学校的责任,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就读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数是十七八岁的青年,在专业和职业选择上还缺乏自觉性和自主性,往往会受家长“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不少学生家长仍然认为读学历是“劳心”,学技能则是“劳力”。“上技校,学技术,找工作”仍然是大部分青年学生的无奈之举,还没有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性选择。来自技工院校一份涉及5000多名学生家长的招生问卷调查显示,有90%的中学生家长让孩子上职校首选学历而不是看重技能,有80%的中学生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学制造“进工厂”。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太多的社会待遇与学历挂钩所形成的深远影响,盲目追求学历依然成为青年技能发展的羁绊,影响着青年技能成才之路。有了学历不一定就能当上“国家干部”,近些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使广大农村青年的“大学梦”正在逐渐“梦醒”,传统的就业观念也正在悄然改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措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也将贯通职校生的终身发展通道,未来智能制造企业职工收入和工作环境也会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尽管这些都会为中国制造培养青年技能人才创造有利条件,但就我国制造业发展对青年高技能人才的刚性需求而言,还相差甚远,有些远水不解近渴,特别是形成像德国那样的技能青年社会形态更是任重道远。
制造强国呼唤“技能青年”,智能制造更不能缺少“青年工匠”。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就业统计显示,我国就业人口达到7.76亿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27%,第二产业占28.1%,第三产业占44.9%,企业就业占到总就业人口的65%左右。其中技能劳动者就业总量1.65亿人左右,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4700多万人,仅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左右,占技能劳动者就业总人数的24%左右。两组数字表明,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却是一个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国家,更缺少青年高技能人才,而闹“技工荒”的重点领域恰恰就在制造产业。
党的十九大绘就了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造大国都是技工大国,我国人才队伍的基础是技能人才。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的知识技能发展水平决定了其未来的就业创业能力和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而技能青年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则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对于促进我国更加重视职业技能开发、更加重视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更加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也期待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广泛树立职业英雄,更好地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引导更多青年读技校、学技能、长本领,实现技能成才、技能就业。我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的历史地位和未来作用上说,制造业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脊梁。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积极投身于中国制造,成为制造强国的栋梁之才。希望有更多的新时代青年选择技能,走上技能成才之路,建设一支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制造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实现制造强国梦。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注重改革创新,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现新突破,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培养适应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富有产业创新精神的青年工匠、大国工匠,进一步增强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和民生不断改善。